發(fā)新貼回復
返回列表1

查看:2452     * 貼子主題:深度挖掘非遺文化 傳承百年即墨大鼓

靚妹:hsdsa



積分:590
注冊:2018-09-19
溝通:
Post By:2018/10/5 8:57:45
[size=5]  [size=5]深度挖掘非遺文化[/size][/size]
  [size=5]          傳承百年即墨大鼓[/size]
[img]http://image.qingk.cn/image/zhijimo/9214254539444b28b15c8c65b09f20f4.png[/img]   
      [img]http://image.qingk.cn/image/zhijimo/91254c9433ce42fdb27b67240f2abc70.jpg[/img] 
  [align=left]          [size=5]即墨大鼓,是由盲藝人在乞討說唱基礎上逐漸發(fā)展起來的一門民間說唱藝術,已有百余年的歷史。主要流傳于即墨全境及嶗山、城陽、膠州、平度、萊西、萊陽等周邊區(qū)市。即墨大鼓傳承脈絡清晰,富有濃郁鄉(xiāng)土氣息,是膠東地區(qū)民間曲藝中不可多得的一門說唱藝術。2017年1月被即墨區(qū)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名錄。[/size]  [/align]
[img]http://image.qingk.cn/image/zhijimo/b20bba9318f54e39a7384c70102145b8.png[/img]      [img]http://image.qingk.cn/image/zhijimo/e9217716ad40486cb53c8df775cd786a.jpg[/img] 

        [size=5]  即墨大鼓傾注著即墨幾代盲藝人的心血,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。經(jīng)過藝人們的不斷提煉和加工,逐步成熟完善。說唱時由3至4人組合而成。其唱詞講究押韻合轍,上句末字用“仄”韻,下句末字用“平”韻,反之視為“失點”。唱腔的調(diào)式分有慢板、四六和快板三種。說唱曲目豐富,傳統(tǒng)書目90余出,主要有《金釵記》、《鶯歌記》、《盧公傳》等傳統(tǒng)曲目,以及近年來新編《古城新覽》、《說唱即墨》、《即墨縣官康霖生審土地》等現(xiàn)代曲目。[/size]
[img]http://image.qingk.cn/image/zhijimo/88b5ce79e2b84421b0a5802655f9d724.png[/img]      [img]http://image.qingk.cn/image/zhijimo/3b5d3fda1b2c4f479606e956d1eebd79.jpg[/img]

[size=5]“餐風露宿敲鼓梆,目暗心明研霓裳,博采眾長鑄鄉(xiāng)曲,奔走四方傳說唱”。這是“即墨大鼓”說唱藝人的真實寫照。隨著時間推移,現(xiàn)在能彈奏說唱的三位老藝人年齡均已65歲以上,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,盡管已開始業(yè)余授徒,但迫于生計,教、學均難以全身心投入!凹茨蠊摹钡耐诰颉⒄、傳承已是刻不容緩,迫在眉睫。[/size]
  [size=5]        近幾年來,即墨區(qū)針對目前瀕危情況,開展了一系列搶救性保護記錄工程。撥付?钣糜谶@一優(yōu)秀的地方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,挖掘整理即墨大鼓劇本和留存錄制視頻資料。相關項目單位穩(wěn)步推進傳承保護工作,整理錄制急需保護的“即墨大鼓”傳統(tǒng)曲目作品及相關系列視頻資料,留存珍貴的第一手資料,指導老藝人收徒傳藝,扎實有效地推進了即墨大鼓的保護與傳承。 [/size]
<<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>>
返回列表1
Powered by ShuzirenCms © 2003-2025 Shuziren.Com ,All rights reserved.
Processed in 0.01092 second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