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新貼回復
返回列表

查看:6401     * 貼子主題:注意,樓市的好日子要終結了!

帥哥:論壇關注



積分:2941
注冊:2017-04-28
溝通:
Post By:2018/4/20 10:28:47
大大說,幸福都是靠奮斗出來的。但是在中國的各個行業(yè)當中,有兩個行業(yè)在我們看來基本上不是靠奮斗在賺錢,而是“躺著在賺錢”,其中一個是銀行,另外一個是房地產。
而這兩個行業(yè)又是中國經濟目前主要風險的來源,無論是舉債過度、還是地產泡沫,都與金融地產密切相關,那么問題來了,憑什么中國的金融地產這么賺錢,還把風險留給了大家?
[b]首先,銀行靠壟斷和管制賺錢。[/b]
大家都知道,銀行做的是錢的生意,它的業(yè)務模式就是靠錢生錢。一方面,通過存款,向老百姓借錢。另一方面,通過貸款,把錢借給企業(yè)。銀行賺的就是存貸款中間的利差。但是僅僅靠存貸款業(yè)務,其實并不能保證銀行穩(wěn)賺不賠。
我們可以想象一下,假設有無數家銀行,每家銀行都可以給存貸款利率自由定價來吸引客戶,那么銀行應該賺不到什么錢。因為大家都會把錢存到利率最高的那家銀行,而企業(yè)都會找利率最低的銀行貸款,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存款利率向貸款利率接軌,而銀行的存貸息差會趨于零。
但是,如果我們現在去找銀行做業(yè)務,如果把錢存到銀行,政府規(guī)定的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只有1.5%,目前有銀行最多會把存款利率上浮50%,也就是存款利率最高也只有2.25%。但是如果去找銀行貸款,1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就是4.75%,而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,17年末在所有貸款當中執(zhí)行基準利率下浮的比例只有14.3%,而執(zhí)行基準利率以及上浮利率的比例高達85.7%,貸款利率的平均上浮比例是基準利率的1.26倍,也就銀行貸款利率在接近6%的水平,而中間的近4%就是銀行的存款息差。[b]這說明銀行的定價行為非常不市場化。[/b]
截止2017年,包括政策性銀行,商業(yè)銀行、農信社、村鎮(zhèn)銀行在內,我國大概擁有4000家銀行,銀行的數量應該不算少。但是,從銀行資產規(guī)模的角度來觀察,中國4大銀行的存貸款就占據了銀行總規(guī)模的40%左右,而上市的25家銀行占據了銀行總規(guī)模的70%,[b]這其實意味著中國的銀行業(yè)存在著高度的壟斷,競爭并不充分。[/b]與此同時,銀行的定價行為依然受到政策的管制,比如與貸款利率相比,銀行的存款利率定價明顯過低,其結果就是對銀行的保護,讓銀行享受到了巨大的存貸息差。
因此,我們認為,銀行賺錢并非其有多么好的服務,其本身有多么努力, 而是躺在壟斷經營和政策保護上面賺大錢。
按照上市公司2016年的數據,25家上市銀行的總利潤達到1.3萬億,占所有上市公司利潤比例的46%,[b]這其實意味著中國實體經濟的利潤一半都被銀行拿走了[/b],金融擠占了實體經濟的發(fā)展空間。因此,要幫助中國實體經濟轉型發(fā)展,就一定要改變銀行業(yè)壟斷和政策保護的現狀,而推動這一改變的工具就是利率市場化,也就是讓銀行利率實現市場化定價。
[b]其次,利率市場化不夠充分,催生了地產泡沫。[/b]
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是從12,13年開始加速推進,12年存款利率上浮的上限擴大到1.1倍,貸款利率下浮下限擴大到0.8倍,此后存款利率上浮和貸款利率下浮的區(qū)間一直在擴大,一直到完全取消。
[b]但是中國的利率市場化并不徹底[/b]。表面上,我們在2013年和2015年,分別完全放開了貸款和存款利率的浮動,但實際上只有貸款利率可以說是基本市場化,而存款利率依然存在著高度的管制。因為目前政府對貸款利率的浮動已經基本沒有干預,但是在存款利率方面,實際上依然存在著官方定價的窗口指導或者定價聯盟,目前的現狀就是存款利率上浮程度不能超過50%,所以,中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并不徹底。
[b]而政府之所以一直沒有放開存款利率定價,應該是出于對銀行的保護,對產生金融風險的擔心[/b],因為萬一存款利率完全放開,銀行存款利率大幅上浮,如果有銀行存貸息差歸零,經營不慎的話破產了怎么辦,會不會引發(fā)金融風險?
因此,從實際的發(fā)展來看,在存款利率市場化方面,我們沒有直接選擇存量存款的利率市場化,而是在引導增量的利率市場化,也就是發(fā)展存款的替代競爭產品,比如說貨幣基金、還有銀行表外理財,這些產品目前提供的收益率都在4-5%,遠高于銀行2%左右的存款利率,通過貨基和銀行理財的發(fā)展,逐漸讓銀行適應資金成本的上升。但是到17年末為止,貨幣基金總規(guī)模大約7萬億,銀行理財總規(guī)模大約30萬億,而銀行存款總規(guī)模160萬億,銀行存款規(guī)模依舊一股獨大。但是銀行理財的發(fā)展,又產生了影子銀行的新問題。
為什么中國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,跟我們不徹底的利率市場化有很大的關系。
[b]一方面,由于對存款利率的嚴格管制,再考慮通脹的影響,中國居民存款實際上是負利率,這是對地產泡沫的最大刺激。[/b]
截止2017年末,中國居民儲蓄為64萬億,其中的40%是活期存款,另外60%是定期存款。按照目前0.35%的存款利率,以及1.5%的1年期存款利率,假定所有利率均上浮50%,可以測算出中國居民的存款平均利率大約在1.5%左右。而即便按照大家不太相信的官方CPI數據,中國的通脹也長期保持在2%左右,18年3月的CPI是2.1%,這意味著中國居民儲蓄的實際利率為負。
按照居民1.5%的存款利率,相比4-5%的貨基和理財產品收益率,相當于被剪了3%左右的羊毛,這意味著相對于居民60萬多億的儲蓄,每年有2萬億利息收入被銀行拿走了。而這些被拿走的居民儲蓄,其實就是對地產泡沫的額外補貼,如果這些利息收入能夠還給居民,那么居民買房保值的動力肯定會大幅下降。
[b]另一方面,這種通過銀行表外理財的發(fā)展來推動的利率市場化,產生了中國版的影子銀行,又把資金投向了泡沫化的房地產。[/b]
由于銀行理財的收益率遠高于存款利率,因此在12年以后銀行理財規(guī)模飛速擴張,從11年末的4.6萬億上升到16年年末的30萬億,年均增速接近50%。
由于銀行表外理財的資金成本高企,去發(fā)放傳統(tǒng)的貸款已經不能滿足銀行的成本要求,因此銀行理財大量對接被政府限制的高風險貸款,尤其是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。
為什么在中國經常出現地價比房價貴、也就是面粉比面包貴的情況?地產企業(yè)幾乎每一個都負債累累,上市公司數據顯示17年3季度前30大地產企業(yè)剔除預收賬款之后的資產負債率中值接近80%,說明房地產企業(yè)拿地的錢基本都是借來的。問題是找誰借來的?央行公布的銀行房地產開發(fā)貸款余額只有8萬億,17年新增了1.2萬億。但是17年新增房地產信托就達到了8000億。這說明銀行表內房地產貸款的增長受到了嚴格的限制。[b]因此,房地產企業(yè)的高負債,很大一部分是靠影子銀行在支撐,通過各種信托委托貸款,可以支持地產企業(yè)高價拿地。[/b]
總結來說,中國房地產行業(yè)之所以這么暴利,地產泡沫之所以愈演愈烈,和不徹底的利率市場化有很大的關系。被管制壓低的存款利率使得居民儲蓄在補貼銀行,而銀行發(fā)展了表外的影子銀行來適應利率市場化,又把資金導向了房地產,所以就導致了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兩旺。
事實上,不止是中國,我們研究了美國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利率市場化的歷史經驗,發(fā)現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,由于資金成本上升,美國日本的銀行都是增加了對地產貸款的發(fā)放,而韓國則是影子銀行大發(fā)展,最終都是推動了地產泡沫的出現,對經濟發(fā)展形成了巨大的沖擊。
但問題是,[b]中國經濟的未來,不需要這么多的金融和地產[/b],而中國的銀行和房地產賺夠了錢,但是卻把舉債過度和資產泡沫留給了實體經濟,這是非常不正常的,因此要改變這一現象,我們需要徹底地推行利率市場化。
[b]未來,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,管住影子銀行。[/b]
而從去年開始,我們發(fā)現利率市場化開始回歸正確的方向。
[b]首先,政府大力規(guī)范影子銀行。[/b]央行去年開始實施MPA考核,其實就是在約束影子銀行發(fā)展。而即將實施的資產管理新規(guī),更是影子銀行發(fā)展的緊箍咒。

[img]http://p0.ifengimg.com/pmop/2018/0417/B8B52F7A7D62F847FAF3BC575123ECE44BFF9BFC_size20_w488_h264.png[/img]

從銀行理財的規(guī)模來看,在2017年4季度下降了3000億,這也是過去這么多年的首次下降。而代表表外融資的信托和委托貸款,在今年3月份雙雙出現負增長,這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,說明這一次對影子銀行的監(jiān)管是動了真格。
中國經濟的未來,并不需要這么大的影子銀行。
之后,新任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論壇,專門講到了中國的利率雙軌制問題,隨后有[b]媒體報道中國考慮放開對存款利率浮動上限的指導。[/b]我們認為這個變化特別值得重視。
今年以來,銀行又開始出現大規(guī)模拉存款的現象,而結構性存款成為銀行今年攬儲的主力。但是目前的各種銀行攬儲方式,無論是同業(yè)存單,還是結構性存款,以及大額可轉讓存單,其實都與普通老百姓無關。因此中國最重要的,還是應該考慮放開對存款利率的管制,逐步取消對存款利率浮動上限的指導。
[b]影響:銀行地產好日子要結束了,實體經濟受益。[/b]
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下決心管住影子銀行發(fā)展,讓各項貸款回歸到銀行表內,而由于銀行的表內貸款受到資本充足率、政策監(jiān)管等多項約束,那么相當于掐住了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企業(yè)的渠道,那么地價比房價貴、地價推著房價走的現象就難以再現。
如果我們真的能放開銀行表內存款利率上浮,那么居民儲蓄的實際利率就能由負轉正,居民存錢的意愿就會大幅上升,那么居民貸款買房投機的意愿也會大幅下降。[b]房地產泡沫將會得到極大的抑制。[/b]
[b]而在利率方面,雖然存款利率的上升會增加銀行的資金成本,但是貸款利率不一定會上升,而是會分化。[/b]由于我們同時管住了影子銀行,壓縮了無效融資需求,其實意味著全社會整體的貸款需求趨于萎縮,這也可以從今年以來社會融資增速的持續(xù)回落當中看出來,與此相應,全社會的平均融資利率會趨于下降,這也是今年以來債市超預期上漲的主要原因。而存款利率的上浮疊加貸款利率下降,也就意味著銀行存貸息差將大幅縮窄,[b]銀行業(yè)的利潤將大幅下降,[/b]而這些利潤將流向實體經濟部門。
但是[b]對于那些依賴于影子銀行的企業(yè),其融資渠道被全面封堵,可能融資成本會大幅上升,甚至可能會因為融資無門而破產倒閉。[/b]
總結來說,如果我們下定決心推進利率市場化往正確的方向,管住影子銀行,放開存款利率上浮,那么過去靠壟斷和管制躺著賺錢的銀行和地產行業(yè)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,而存款利率的上升可以增加居民收入、有助于消費長期上升,而貸款利率的下降對企業(yè)減負有利,未來金融和地產行業(yè)將反哺實體經濟,這反過來意味著以后只能靠努力奮斗、做好實體經濟才能創(chuàng)造價值。
<<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>>
返回列表
Powered by ShuzirenCms © 2003-2025 Shuziren.Com ,All rights reserved.
Processed in 0.01367 second(s)